联系我们

怎样估算中国藜麦市场规模?2019市场要多少藜麦?

发表时间: 2024-04-13 栏目: 行业新闻

  藜麦是很具有优势的谷物品种(假谷物)。但想让普通大众普遍接受也绝非易事。许多农作物或者产品在经过数年的沉淀,才被大众广泛接受。因此藜麦从业者应该充当“加速藜麦扩散速度的催化剂”。

  一般我们都认为一个好的产品,自然会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事实并非如此,一项切身实惠的产品有可能扩散的很缓慢。例如在早期的远洋航海中,坏血病杀死无数水手。然而得知喝柠檬汁可以有效预防坏血病后,大多数船长都未采取这一措施来预防坏血病。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这一创新并未迅速扩散,直到200年后的1795年才得以广泛接受。

  藜麦从业者都希望藜麦行业可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像小米产业一样取得成功,而不是像黑枸杞一样过眼云烟。那么藜麦产业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离她的市场饱和还有多远?我们是不是处在一个恰当的点上而不是革命的先驱?或者这一个市场已经饱和跟我们没啥关系了?

  最近读到创新的扩散一书,书里对新产品或创新的采用者做多元化的分析,归纳。得出了”采用者的分类模型”

  简单来讲,一个新产品(藜麦)在推向市场时,有如下五类使用者,按照他们的接收产品(藜麦)的时间可分为:

  1:先驱者,他们具有高度的冒险精神,大胆尝试新观念,藜麦刚出来卖到100元每斤,他们都会尝试这个新产品,他们有足够的财力,以应付尝试新产品带来的风险。

  2:早期采用者:通常是意见领袖,比如藜麦刚开始由冒险者尝试,然后通过意见领袖的确认(是好东西)。意见领袖在推广藜麦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的传播力也是极强的。

  3:早期大众:深思熟虑,他们在购买藜麦前要看看周围并考虑,比如某个健身的吃藜麦,这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或者隔壁有钱人家吃,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的想法是: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枪打出头鸟),也不要做最后一个。

  4:后期大众:他们接受新事物主要考虑两方面,经济利益的考量和出于周围人都有,我没有而带来的压力感。比如别人家都有车我没有买,他们就会有压力或者有种莫名的羞耻感。

  5:落后者:这类人是最后接受一种新鲜事物的人,比如歌手李健,别人都用微信了他用诺基亚砖头,但最后还是得用微信的。或者有人做事要百分百的把握才做,不然他们不会接受这种做事方法,都是属于最后接受的人。

  通过对农业中化肥和种子的接受度,幼儿园扩散速度,药品等各种新事物扩散的研究,作者发现一个新产品的以上五类采用者的比例,

  比如你有一个“月光宝盒”,你事先知道100个人会买,按照作者的说法,有2.5个人会先尝试这样的产品,然后是13.5个人会买,,,,,,。

  当先驱者(创新者)接受藜麦后,藜麦销量开始变化,但增加幅度不会太大,或者长期销量低迷不增长。当早期采用者接受后,灰线开始爬坡。最后当落伍者接受后,藜麦销量达到极限。

  纵观2017年藜麦行情,是价格最低的一年,因为2017年以前,藜麦只有先驱者在尝试,价格奇高,这就造成种植者蜂拥而上,种植量大,而只有藜麦全部消费者中的先驱者(2.5%人)在使用。这导致有的种植户直接把藜麦当废渣倒掉。然而2018年情况出现了变化,市场中的毛粮在下来三个月后基本已经被收购商扫荡完毕。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早期采用者开始尝试藜麦了。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当早期采用者尝试后,藜麦销量会爬坡式增长,这个可能就发生在2019年。

  观点一中我认为2018年开始,早期采用者慢慢的开始尝试藜麦,我们大家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数字,就是在总的藜麦市场中:16%人在使用藜麦。

  那么在接下来,早期大众接受藜麦,会贡献总量中34%的销量,这也有几率发生在2019年。

  (在这里我有个假设,一个消费者只吃一斤藜麦,也就是说最少需求是18.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