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四川省“长治”工程20年绩成效与做法

发表时间: 2024-04-12 栏目: 新闻中心

  四川省“长治”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平方公里,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了一套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形成了水保产业格局,项目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明显提高。已逐年深入人心。总结20年来“长治”工程的做法,主要是在健全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完善防治思路、强化监督管理、创新建管机制等方面真抓实干。

  四川省“长治”工程共实施20年来(1989年~2008年),共治理小流域1420条,截止2008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7%,共完成财政投资15亿元。

  20年来,“长治”工程成为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里程碑,这一时期,是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顶级规模、效益最佳、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实现了由单一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转变;由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主的防护型治理向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开发型治理转变;由分散性试验示范建设向“长治”工程大示范转变;由水保部门一家抓治理向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联合行动,打水土保持总体战转变。建立了符合省情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管理体系、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了不一样区的综合防治模式和各具特色的小流域经济群体,达到了“治一方水土、建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的,建成一批有典型代表性、有推广作用的绿色型、经济型、民生型的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彰显出一批小流域。“长治”工程在四川省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出无法替代的先导、示范和龙头作用。

  四川省“长治”工程在20年的实践治理中,坚持以大流域为依托,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抓住坡耕地改造,突出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开展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初步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通过综合治理,以治理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治理,治理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取得明显成效,治理区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整体上扭转了全省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全省水土保持惠民行动、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

  二十年来,经过连续治理、规模治理、科学治理,各项目区初步建成了综合防治体系,据调查统计,嘉陵江流域908条,金沙江流域454条已竣工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69万km2,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土壤侵蚀量减少64.42%。治理的小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279t/ km2.a,下降到3565 t/ km2.a。

  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减少,基本农田增加,林地草地增加,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增加,基本上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乱流。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2.56%提高到48.85%,共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16.69万亩21.11万hm2,改善灌溉面积457.47万亩30.5万hm2,土壤保墒时间增强,加之水系配套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大幅度的提升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许多治理区的山泉重新有长流水,野生动物得以繁衍。

  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治理区人均拥有基本农田达0.8~1.0亩0.05~0.07 hm2,普遍实现旱涝保收,夯实了农业后劲发展基础,且群众生活燃料条件得到一定效果缓解,经济效益一直增长,粮食总产较治理前增加了17.34%,粮食单产比治理前提高30%以上,农业总产值较治理前增长40%以上,人均纯收入较治理前增长40%以上。

  通过开发促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省治理区在治理前多属“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条件非常薄弱,农村产业体系极不合理,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长治”工程实施后,通过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农村产业体系得到调整,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种养业结构,初步实现了种、养、加各业协调发展,出现了大批的专业户,群众收入成倍增长,嘉陵江流域的冉家河小流域,实现了人均有0.5亩0.03 hm?旱涝保收田,户均有1亩0.07 hm2 “生财”地,户均有1个骨干致富项目,户均有1口2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这个小流域内的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400元达到了10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水保产品加工业,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根据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不同的治理策略和主攻方向,特别是立足自然资源和产品的优点,建设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开发带,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流产品和支持产业,培植了当地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又促进了水保的投入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立足自然资源、产品的优点和自身的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通过有特色、有规模、有批量的经济开发带、开发片、开发区的治理开发,实行业主开发、大户承包等新的投入与管理机制,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流产品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治理度、土地利用率、商品利用率分别达到80%、95%、75%的小流域初步形成了一头牵农户、一头连市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以嘉陵江中下游的蚕桑、水果、茶叶,金沙江下游的蔗糖、石榴、蚕桑、烤烟成为两大“长治”工程区成为当地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了加工、缫丝、储运等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水保产业链。平昌的茶叶、苍溪的雪梨、广安的柚子、邻水的脐橙、宁南的甘蔗和烤烟、雷波的脐橙、会理的石榴、渠县的黄花等都形成了产业化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全省在实施“长治”工程中的指导思想,从始至终坚持把水土保持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切实服务“三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解决农民最需解决的问题。二十年来,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解决322400户、1289599人饮水困难。据“十五”期间统计,解决280186户、996642人温饱,促进148236户、398507人脱贫,保障了农民粮食生产和农村稳定。通过产业体系调整,增强了农业后劲,治理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非常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顺民意、顺民情、顺民心的德政工程。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我省“长治”工程的立项条件之一。1989年,随着 “长治”工程的启动,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迅速机构建设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首先,省政府率先成立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委员会,设立了委员会办公室;1996年10月,成立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局;“长治”各重点治理县(市、区)党委政府格外的重视,均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立了水保办事机构,不断强化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职责,2001年9月,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总站成立,在这期间,各有关市(州)、县(市、区)的机构陆续成立。至今,全省已有21个市(州)、163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水土保持试验观测站点和滑坡泥石流预警站点14个,通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建设,已初步建成由1个监测总站(设在成都)、12个监测分站、2个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南充和宜宾)和43个监测点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逐步的提升,水土保持工作被纳入了政府单项目标、重点督办事项、为民办实事目标、十大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政府主导、水保规划、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

  四川省从1997年起,建立了水土保持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制来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对涉及水土保持工作的计划,财政、国土等单位也明确了职责。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由单一部门行为向统一的政府行为转化,调动了各级党政保护水土资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长治”工作开展。

  20年来,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大力加强水土保持法规、执法、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的同时,坚持依法行政,以“健全机构、队伍,配备执法必需装备,宣传培训经常化,方案报批制度化,‘两费’征收合法化”为目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积极查处人为水土流失案件,扭转了重建轻管的局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完善了水土保持法规体系,确立了预防监督工作的地位已确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实施一票否决;二是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省“长治”工程县(市、区)都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监督执法人员。在建立完整机构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执法队伍的综合素养、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通过开展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强化监督执法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执法合力,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96%,实施率达90%,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总体上得到扭转,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得到落实。

  二十年来,“长治”工程的实施成效,促进了广大干群水土保持意识和基本国策意识的增强,据统计,全省各级把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坚持以《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纪念为契机,以宣传周、宣传日为重点,面向各级领导、面向资源开发生产建筑设计企业、面向广大群众,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采取街头咨询、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水保电视讲座、制作水土保持标语画册、定期发送水保公益短信等形式,举办水土保持培训班、编写水保教材、撰写水保志,举办研讨会、文化论坛、水保摄影展、水保笔会等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和相关法律和法规,宣传水土保持典型经验,宣传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内容丰富,规模空前,效果明显。全省累计出动水土保持宣传车10939辆次,电视、广播宣传22110次,报刊发表文章2713篇,出简报、板报7894期,印发《水土保持法》单行本68万本,《水土保持法规汇编》28万册,做永固性标语2715幅,建流域碑志1143座,拍录相专题片221部,累计投入宣传经费2038.96万元。1997年,仅省水土保持局在《水土保持法》颁布6周年之际就印发了《水土保持法》等小册子3500多本。2005年,在青神县建立了四川省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技教育基地,组织了科普夏令营活动。在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分别建设了中国水利水保林。同时水保文化传播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四川水土保持信息网”、“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等宣传门户网站。“长治”工程影响面逐步扩大,水土保持逐年深入人心。

  随着“长治”科研工作的突破开展与推广应用,“长治”工程技术水准不断提高、防治思路不断成熟,建立逐步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路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路线,确立保了工程生命力综合治理效益的发挥。如,从1989~1993年,历时5年,四川省在10个市(地、州)、39个县(市、区)的42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189km2)推广应用《“长治”工程“二十二字决”防治技术》。省级每年召开一次或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传达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工作会议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一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布置年度水土保持工作,参观工程现场,交流典型经验,全面推进“长治”工程建设。

  以是全省“长治”工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20年来,在坚持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联合,共同开展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研究,狠抓水土保持科研成果推广示范,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技术和不同地形地貌的治理模式的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按照水利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坚持对项目市、县(区)培训制,举办培训班,统一编制原则、要求,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规划、设计; 工程竣工时,为达到验收、总结的目的,确保小流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坚持内、外业在一起抓,确保“长治”竣工工程达到各项验收标准,不少工程验收评价为优良等级。尤其2006年以来,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效益监测、水土流失监测以及水土流失最优的防治模式、防治工程设计、综合防治措施、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治理质量、工作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为“科学预测、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全民投入、打破职业、地域、所有制界限,建立起国家、集体、地方、个人一起上的富有活力的投入机制,大胆推行拍卖使用权、租赁、股份合作、公司十农户等新型投入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二是创新项目公示制,2001年,汉源县率先实行“工程公示制”,公示工程项目、规模、范围、建设工期、补助标准、质量要求、奖惩办法、工程进度、质量评价、改进措施、完成工程量、补助额以及评奖结果,2002年以后,各项目县(区)全面推行了项目公示制,纳入监督检查与验收的重要内容;三是创新投工承诺制,把项目建设的目标、规模、国家补助投资、所需群众投工及投工数量向项目区群众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就工程所需投工数量做出书面承诺,做到一事一议;四是实行招投标制,各地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坡改梯工程、经济果林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均按照省政府197号令《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采取比选、邀标等不同方式按程序进行了工程招投标;五是实行工程监理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切实规范和加强工程管理,2003年在金沙江流域的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昭觉县、雷波县;嘉陵江流域的南充、广安、巴中等市先行试点监理制,2005年以后,我省的监理工作逐步起步,向各项目全面推行;六是创新管护机制,采取签订责任书、组织管护责任小组、明确管护人、发放管护证、公布管护办法、“协会+农户”、“ 公司十农户”等不同的建后管护措施,形成“池有人管,凼有人淘,塘有人修,渠有人护,林有人育”的管护体系,发挥建后效益。

  省级制定了《四川省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基建)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各“长治”县(区)水利部门积极与财政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和资金拨付程序,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收账制,规范财务手续,项目完工后,按财政部文件规定,及时办理财务竣工决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步的提升资金管理的水平,保证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了资金截留、转移、挪用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按照《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年度检查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每年省级均组织各市(州)对上年度工程实施情况做交叉检查,从组织领导、治理任务与质量、资金管理、预防监督、资料管理等5个方面做考评,全省通报检查考评情况。通过实行交叉检查,促进了各地互相学习、交流和取长补短,及时推广了经验和作法。

  2002年以来掀起了创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区的热潮,广安、达州、凉山率先开始创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区。凉山州根据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草则草的原则确定大示范区的建设思路,以开发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为主,建设了不一样的经济发展示范区:如以开发光热、水土资源优势的宁南、会东、会理甘庶、蚕桑、烤烟示范区;以开发名优产品石榴为主的会理、会东示范区;以开发脐橙、青椒为主的雷波、金阳示范区;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普格示范区。广安市按照“大马力驱动、大规模治理、大连片示范、大产业支撑、大声势宣传” 的五大治理思路,大手笔规划工程布局、配置工程措施,政府加强协调,把项目和投资向大示范区倾斜,水保工程、中改工程、天保工程、生态工程等相关项目在大示范区合理地布局,以故居、广安城区为中心,点、线、面结合,城市水保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共建设示范工程20多片,累计治理面积达1.4万亩933hm2,形成水土保持大示范。

  “长治” 工程建成了一批综合治理程度高、管护制度落实,综合效益显著的示范工程、示范县和示范小流域,为面上工作开展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引导作用。全省共建成精品小流域37条,防治面积347.2km2,创建了江油、平昌、开江、宣汉、遂宁市中区、蓬溪、广安区、宁南、雷波等样板县;创建了遂宁市中区、宁南县、蓬溪县、达州市通川区、广安市广安区、南充市高坪区、顺庆区、西充县、平昌县、岳池县、开江县、屏山县、南部、三台、大英等15个和宁南县的支鲁沟、雷波县的消坑、金阳县的春江、遂宁市中区的老池、平昌县的花桥等58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十、百、千”示范工程县(区)和示范小流域,先后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表彰和命名。